本站天气数据实时更新,请加入收藏以便查看!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气候与健康

全球极端天气增多 高温消退警钟犹鸣

时间:2013-08-18
这场罕见高温灾害敲响了警钟,提醒我们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增多增强的威胁,就在我们身边。必须从生态建设、城市规划、节能减排等方面积极行动起来,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威胁

  1951年以来最强的南方大范围罕见高温天气,终于开始缓解。滚滚热浪中,上海、杭州、长沙等多地最高气温及连续高温日数打破历史纪录;最严重时,高温炙烤我国1/6的国土面积,7亿人受到影响。虽然气候专家一再提醒,不能把南方高温这样的单一天气事件,简单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,但人们还是有些揪心:这样的“烧烤模式”还会出现吗,我们将面对一个越来越热的世界吗?

  应该说,这样的担心,并非杞人忧天。近期日本、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意大利等地也遭受了酷热高温,全球气候变暖正是北半球出现极端高温的背景因素。受气候变暖的影响,北半球经向型环流增多、纬向型环流减少,这使得夏季热带和副热带暖空气更容易渗透到我国偏北的地区,从而产生大范围、持续性高温天气。

  一名美国专家说:“这就是未来,请习惯它!”这话可能说得有些绝对,不过,这场罕见高温灾害确实敲响了警钟,提醒我们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增多增强的威胁,仍然就在我们身边。必须从生态建设、城市规划、节能减排等方面积极行动起来,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威胁。

  在近期南方高温中,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明显。城区升温较快,造成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郊区气温。看看我们周围高温炙烤下的城市,遍地高楼大厦、水泥地面,绿意盎然、绿荫遮蔽的少之又少,高温让城市缺绿少荫的弊病显露无遗。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、绿化造林,是应对热岛效应、让城市更为宜居的有效措施。有研究显示,一个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30%时,热岛强度会减弱;达到50%时,热岛现象明显缓解。

  值得重视的是,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并不只是高温干旱,而是极端的高温和严寒并存,极端的旱和涝并存:就在几个月前的冬季,南方不少地方遭遇寒冬,人们热议“南方要不要集中供暖”,现在南方却高温肆虐;此外,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“长期不下雨、一下就是大暴雨”的现象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,要对气候变化考虑得更充分、更长远一些,注意添绿留白,让生态系统血脉畅通、健康和谐。这样,当以往很少出现的高温干旱、寒潮暴雪、特大暴雨等小概率事件真的袭来时,造成的影响和灾害就会小一些。例如,尽可能保留城市的河流、湖泊、湿地,热时可降温,涝时可蓄水;再如,别让高楼大厦如“铁桶阵”一般彻底包围城市,规划时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并留出足够的通风道,让风可以在夏日的城市中自由穿行。

  面对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,长远的治本之策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大力节能减排,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,应该把挑战变为机遇,把压力变为动力,将应对气候变化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实现绿色、低碳、循环发展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些集腋成裘的“小事”:下班离开办公室时记着关电脑、关灯;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,少开车;选择能效更高的电器和小排量汽车;夏季尽量把空调温度调高些,冬季把空调和暖气温度调低些……

  注意节约低碳的“环保达人”多起来,美丽中国就有希望,未来我们遭遇的极端天气就会少一些。

来源: 人民网

栏目热门